欧冠巴萨vs利物浦,双方会打对攻吗
谢邀。我认为巴萨和利物浦五五开,巴萨过红军这一关还是有点难的。对于两队五月份的比赛,巴萨先打主场,后打客场。正好和打曼联相反,所以这次战术安排肯定也有变化。
巴萨首回合比赛是打主场,所以得凭借主场拿优势才行,巴萨必须进攻,进球,才能拿到优势,以免客场失利。巴萨属于传控足球打法,围绕梅西布置战术。巴萨和曼联打四分之一淘汰赛的时候,巴萨打英超球队,实力上占优。当然,曼联比利物浦弱一点,这是众所周知。
巴萨上一轮淘汰赛,梅西发挥非常好,梅开二度,帮助球队双杀曼联。梅西的表现,叫球迷看到了巴萨夺冠的希望,如果拿下欧冠冠军,巴萨很有希望夺三冠王,这也为梅西再拿金球奖,创造机会!我相信,梅西肯定会拼尽全力,把大赛脚软的标签扔掉。目前和他竞争的西罗。已经淘汰出局。所以只要巴萨再进一步拿冠军,没问题。
克洛普的红军,势头也很猛。在联赛,有夺冠的希望,在欧冠也有更进一步的优势。渣叔的打法非常激进,对球员的要求非常高。我们看过利物浦的比赛,很少和穆里尼奥一样摆大巴,都是靠和对手打对攻拿下比赛。尤其是在面对强队的时候,夺中场,得天下。利物浦总是拼尽全力争抢球权。然后不惜奔跑拉扯对手。巴萨属于传控球队,很适合利物浦的胃口。不过巴萨有梅西。怎么防守梅西,成了克洛普头疼的问题。
梅西,一直被盖上体系球员的帽子,都感觉他少了强大的中场,就失去威胁。上一场打曼联的比赛,我感觉就是梅西很好的证明自己的比赛。梅西抢断后,能传能射,所以呢,解放的梅西,是一颗不定时炸弹。以前有哈维,有小白的时候,梅西不仅吃饼,还单干,这都是有目共睹的。当然,巴萨还有苏亚雷斯,曾经利物浦的旧将,能否攻破老东家的大门,也是大家期待的一个看点。当年,苏亚雷斯在利物浦,怎么打怎么进球,什么大四喜,帽子戏法,常见的事。
欧冠半决赛的比赛,大家很期待巴萨和利物浦的对攻大战。首回合开始,我感觉巴萨会先稳住,把利物浦遛遛,把红军弄累了。再伺机而动,发起进攻。曼联在诺坎普球场打次回合比赛的时候,也是采取打大巴黎的战术,前十几分钟,一直在猛攻巴萨的防线。只可惜,拉师傅的把握进球能力太差了。
我们在看看利物浦,利物浦前锋三叉戟。马内,萨拉赫,菲儿米诺,三个人,都有进球得分的能力。所以利物浦这批队员,有和巴萨打对攻的实力。期待五月份的欧冠半决赛淘汰赛。一起见证巴萨和红军利物浦的强强对话!
双方开场的时候利物浦应该会选择强攻,一般球队对阵巴萨都希望在前半段时间取得领先,这对于球队的士气以及球员的自信心都有一定的帮助,巴萨的打法是传控,在前期巴萨踢的不如后期那么掌控全场。所以双方对攻的形式应该出现的场面应该不会太长。在登贝莱伤愈复出之后,巴萨的三叉戟与利物浦的三叉戟进球能力相比来说,没有什么差距。但在中场的调控能力,我认为巴萨胜一筹,经验与能力以及梅西的后撤都是对于巴萨赢球的一大保障,虽有范迪克坐镇后场,但是梅西的能力依旧可以突破他的防守。双方的比赛应该在中场会做一定的比拼以及防守反击会打的更为较多。
谢谢邀请!
首先这是两支崇尚进攻球队之间的较量,又是两回合制的较量。
那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诺坎普之战,再开分析安菲尔德。
巴塞罗那是拥有超级巨星的顶级球队,又坐拥主场之力;主场赢下首回合至关重要。他们只能进攻,在尽可能保持攻守平衡的情况下,更多的投入进攻。布斯克茨压力山力,小狮子更是不敢怠慢。这样才可以保证梅西、苏亚雷斯、登贝莱全力进攻。
反观红军,先客后主,有所谓的赛程优势。欧洲首回合客场派出三工兵中场扫荡,配合红剑三侠打反击。克洛普从来都是打强队好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反复折返跑加高位逼抢是惯用套路。
一个是克鲁伊夫全攻全守的现代传承典范,一个是德国全天候闪电战的鼻祖。这场较量从哪个层面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两个队大开大合肯定不缺进球。如果巴塞罗那不能大比分战胜红军,又让红军客场进了球,无疑对红军将非常有利。
再来说说次回合,安菲尔德之战。如果首回合对巴塞罗那不利,那么没什么可说的,巴萨只有在客场进更多的球才行。反而是红军有更多的回旋余地。跑不死的拉拉纳,铁人的维纳尔杜姆,凶狠与技术兼备的法比尼奥,视野开阔的亨德森,老骥伏枥的米尔纳,刚刚开窍的凯塔;我都替渣叔头疼,实在不行上半场用三个,下半场再用三个得了。开个玩笑,只能说次回合利物浦不会全力进攻,更会注重攻守平衡抓反击。
不管怎么,进攻永远是这两支球队的主旋律。期待!
德赫亚续约受阻,桑切斯是导火索,曼联左右为难,尤文会胜利免签德赫亚助C罗吗
鸭子欧冠打尤文,真的发挥到位了。就说下半场我罗那脚射门,如果换个门将,估计就进球了。
曼联最近几年,有一种没落的迹象,主要还是商业化太严重,球员个个大牌,薪水高,赢球可以狂,输球却不扛,不听教练安排,自己瞎几把踢。
只希望曼联以联赛,欧冠为目标。
赢球我们一起狂,输球我们一起扛。
如果爱,请深爱。 GGMU
首先,德赫亚续约受阻你不能全部到赖桑切斯身上,这是不公平也是不理智的。
战绩不佳+球队动荡成为导火索
上一次德赫亚寻求离队是2015年夏天,范加尔不惜把他当上看台。当时德赫亚想离队的原因是球队不佳场面也不好,直接把他刷成了队内MVP。尽管当时和曼联只剩一年合同,但曼联方面的态度非常强硬,那次转会最终未能成行,并且流出了传真机的梗。
转会失败后德赫亚立刻和曼联续约
,一份4+1的合同加高薪让队内MVP留队,之后穆里尼奥带队后的成绩也让德赫亚比较满意,所以关于德赫亚的转会消息比较少。
三年一晃而过,当初的4+1合同2019年到期有1年的附加,现在有到了合同年。其实本来德赫亚并不想离队,但是本赛季的开局并不理想球队目前仅仅排名第十。更让德赫亚不满的是后防线经常性的出工不出力,给对方留下大把机会,让德赫亚的零封奖金泡汤不说,更是不利于球队的比赛士气。
从夏季转会窗就和穆里尼奥有分歧(主要在于中后卫的引援),之后的战绩不佳更加加深了两方之间的矛盾,穆里尼奥下课的消息开始被各大媒体报道。
这种堪比2015年的情况让德赫亚再一次有了离队的想法,而不是简单的因为桑切斯,与此同时也有媒体开始报道穆里尼奥对于德赫亚的未来没有信心。
未来:如果离开,路在何方?
15年的绯闻对象皇家马德里已经在今年夏天签下了世界杯金手套库尔图瓦,而老东家马竞的门前也有着西甲最佳门将之一的奥布拉克,想回西班牙已经没有可能。
那么对于德赫亚这行顶级门将来说就剩下意德法了,拜仁有诺伊尔不说而且也不会愿意给德赫亚一份大合同。大巴黎有意德赫亚但是德赫亚本人似乎对于法甲联赛不太感兴趣。
剩下的意甲只有尤文图斯有能力接下德赫亚,目前尤文图斯有什琴斯尼和佩林两个门将,他们能力肯定不如德赫亚但是尤文是否愿意给德赫亚一份足够大的合同呢——特别是在已经给了C罗一份大合同的情况下
德赫亚无疑是世界上最出色的门将之一,他门线技术出色,反应极快,善于荷鸭坐莲,同时有一脚出色的精准大脚,这些都是当初皇马看上他的原因。如果德赫亚进入转会市场,必将是转会市场的香饽饽,只是现在能接受他的俱乐部并不算多,所以现在他到底会不会转会,是个未知数。
好球员哪一个球队都不会轻易放手的,尤其是曼联这样的顶级球队,虽然近两个赛季的成绩不理想,但是并不影响曼联在足坛的地位。刚刚结束的欧冠焦点战,尤文1-0战胜曼联,本场比赛让人看到拥有C罗的尤文在实力上的提升,而表现神勇的曼联门神德赫亚也是再秀神迹,避免了尤文扩大比分。这样的球员相信任何一支球队如果有机会的话都不会放弃,皇马主席对德赫亚也是垂涎已久,但是都没有成功,不过2019年合同到期的德赫亚很有可能会被免签,而目前对于梅罗的难题就是德赫亚与桑切斯的选择了。
天价转会曼联的桑切斯如今看来成了一个双输的局面,加盟曼联之后,桑切斯一直没有打出应有的身价,周薪35万英镑,此前就曾有曼联工作人员称桑切斯的周薪顶得上一个普通工作人员的10年薪资,不得不说英超第一周薪不是浪得虚名,但是桑切斯的表现却没能匹配他的薪资,德赫亚与曼联的续约要求就是同桑切斯一样的周薪,这对曼联来说完全无法承受的,毕竟如果德赫亚涨薪,那么卢卡库,博格巴这些球员又怎会屈居人下呢。
而且桑切斯的薪资也是球员不和谐的原因之一,让桑切斯无法融入球队,没有球员传球给桑切斯,教练也只能让桑切斯坐在板凳席,毕竟35万周薪在场上跑着却没有球最终只能沦为笑话。
所以说虽然尤文尽管很会免签球员,但是想要签下德赫亚的机会并不是很大,除非德赫亚想要去尤文,但是目前来看,曼联还是德赫亚的首选,在这种局面下,曼联似乎只能卖掉桑切斯以保住德赫亚了,毕竟给桑切斯降薪估计难度不小,还不如直接卖掉。
PS: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讨论,图片来源于网络。
谢邀。
德赫亚,马竞青训系统出身,年少成名,弗格森退休前连哄带骗,把他带到曼联时,才20岁。
到今年,德赫亚在曼联满打满算七年,其间,“绯闻”不断。
2015年夏天,与皇马价格谈妥了,字也签了,只差将转会材料递交给西班牙职业足球联盟,功亏一篑。
门将干得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活,世界前三的门将,到老都吃香,布冯40岁了,大巴黎抢着要,就是这个理。
27岁,门将的好时光刚刚开始呢!
但凡有点雄心的俱乐部,谁不想得到德赫亚呢?而且还有可能免签。
尤文、皇马、大巴黎、曼城,都有贼心,也都有贼胆。
目前,英国媒体的报道是,德赫亚狮子大开口,要50万英镑周薪。
薪水肯定是续约的重要因素,但是,不能忽略了运动员对冠军的渴望。
美俄总统即将单独会面,能否改善目前的美俄双边关系?未来的美俄关系会如何发展
不太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
特朗普最重实际的利益,而美俄之间矛盾很多,包括乌克兰局势、叙利亚乱局等等。想要摒弃这些问题上的矛盾做出突破,必须有足够大的实际利益,才能让特朗普搁置这些矛盾进行协商。
当然特朗普是一个不太在乎规矩的人,只要有利就会去做,只要出现不利就立马会改变。所以即使特朗普真的与普京达成了协议,也可以分分钟抛弃。
当俄罗斯因克里米亚和乌东问题遭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裁的时候,当俄罗斯和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互不相让的时候,没有多少人会相信美俄之间的关系能够缓和。更有很多人信誓旦旦的判断俄罗斯将和美国硬怼到底。其实,具有这样的观点和思维是因为缺乏对世界性博弈的理性判断,忽视了世界局势在潜移默化中的变化,低估了美国战略智库的预判能力,没有感受到这些年来俄罗斯所受到的煎熬,同时缺乏对俄罗斯历史和秉性的深度分析。其实,就像伊朗等国家不惜一切代价发展核武器的目的类似(目的是和美国有妥协的资本),俄罗斯之所以表现的那么强硬,无非是在和美国博弈中增添妥协“筹码”,以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并非是为了与美国争霸,因为俄罗斯很清楚,与美国争霸的结果只会使自己的国家陷于崩溃的境地,因为实力差别太大。
俄罗斯虽然好勇斗狠,但俄罗斯和普京却并不缺少博弈的智慧。反观美国,它围堵俄罗斯的目的也很单纯,就是逐渐解除俄罗斯对美国极其盟友造成的安全威胁。而美国智库认为,俄罗斯虽然拥有庞大的核武库,但解决这个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而经过这些年的制裁,俄罗斯的经济体系已经遭到重创,已经无力长久支撑与美国的对垒。而经过这几年的观察,俄罗斯除了在武力上有硬怼美国的冲动外,在意识形态上已经无法对美国构成任何威胁,一来因为俄罗斯的国体制度虽然有点变形,但方式上仍然在遵循叶利钦制定的规则,只是方法上有些“讨巧”而已。最重要的是俄罗斯已经变得非常现实,早已没有了苏联时期那种输出意识形态的欲望,俄罗斯现在所秉承的原则只是索取而非输出。所以美国决定与俄罗斯缓解关系,即使不能争取俄罗斯,但以经济为诱饵足以使俄罗斯保持中立。因为俄罗斯从内心无比渴望美国能解除对它的经济制裁,以使俄罗斯能够融入欧洲乃至西方经济体系。因为这是俄罗斯独立时叶利钦制定的基本国策,这些年来只是迫于形势绕了一个大圈而已,一旦有机会,俄罗斯会义无反顾的转向,这绝不是臆断,而是基于现实和历史的判断。据调查,尽管俄罗斯和美国斗得不可开交,但俄罗斯普通民众对美国并不厌恶。所以,一拍即合之下,俄罗斯和美国缓和关系毫不使人意外。
美国为什么急于同俄罗斯缓解关系呢?因为特朗普意欲重塑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从明面说,美国认为它的世界霸权受到了严重威胁,至于是否受到了威胁,那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之所以能长时间保持强大,一来是它美元、科技、军工和制度等基础因素,二来是美国一直都有忧患意识,它时刻担心被别人超越,所以它总会以“苗头”来进行战略调整。以保证它的价值观不被侵犯。从暗面来说,特朗普认为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在破坏它自己制定的规则和秩序,所以在无法有效制止的情况下,美国决心抛弃原来的国际组织,重塑国际政治和经济新规则和新秩序。关于这一点,笔者在去年7月份的文章中就有所提及,可那时没人会相信。但是,局势的变化已经足以证明美国的这个战略调整。如果将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视为自私的话,那美国接连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就没这么简单了。尤其是特朗普发起全球贸易战和威胁退出WTO,则足以说明美国意欲重塑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的决策已经在国内朝野中的各个层面达成一致。不然的话,国会和媒体不会这么高度一致。而美国如果想重塑秩序,除了它的盟友外,俄罗斯是它必须争取的对象。因为它不希望俄罗斯担当“搅局者”的角色。
缓和也是一种博弈,既然美国和俄罗斯都有缓和关系的意愿,除了释放善意外,双方也必须拿出各自的妥协“筹码”。对于美国来说,它的筹码就是解除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和允许俄罗斯融入欧美市场体系。而俄罗斯的筹码是叙利亚、克里米亚、乌东、伊朗核问题等。在克里米亚问题上,很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和普京都有了近似明确的表态。在G7峰会上,特朗普在谈到克里米亚问题时,他让记者去问奥巴马,很显然,特朗普准备帅锅奥巴马,言外之意就是他默许克里米亚的事实,也就是说,他不准备在这件事情上再为难俄罗斯。而普京也在会谈前明确表态了克里米亚问题不在会谈范畴,这足以说明克里米亚问题已经不是美俄之间的障碍。
1、新闻回顾
俄罗斯确认,7月16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普特会。
普特会确定时间地点,说明通俄门对川普已经没有压力了。在国内也已经控制住国内反俄势力的压力。个人预计将讨论三个问题:
叙利亚内战到了目前状态,美国感觉到已经是大势已去,没有办法,趁还有一点资本要和俄罗斯谈谈条件。如果等俄叙伊把整个领土解放了,美国就没有与俄罗斯谈判的条件了。
上次,川普要求欧盟增加军费,但目前欧盟各国并没有增加军费开支。而且,欧盟还有成立自己的军队。川普这次就要和俄罗斯谈,与普京达成和平协议,给缩减北约军队提供条件。川普是商人,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华约早就不在了,北约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目前,美国已经开始制裁伊朗,但俄罗斯是伊朗背后的重要势力。如果俄罗斯不点头,美国的制裁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美国是石油出口国家,俄罗斯也是石油出口国家,川普会劝说俄罗斯通过制裁伊朗,提高石油价格。石油价格提高对俄罗斯的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普京连任后,就提出在本任期中要提高国内的经济,而石油价格提高对实现普京的承诺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川普通过与普京谈判,只要普京在美国制裁伊朗时不出手即可。
这么多年对俄罗斯的制裁已影响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但是,现在欧洲已经不想制裁俄罗斯了。美国单独制裁俄罗斯没有意义,况且通过美国的制裁,俄罗斯与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由于俄罗斯的经济特性,美国即使再制裁也不能把俄罗斯消灭。因此,川普就希望通过解除俄罗斯的制裁,拉拢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支持其行动。比如制裁伊朗,和欧洲打贸易战。
从目前特朗普所参与的国际谈判来看,他的可信度credibility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他的这一任期内,相信很少有国家领导人会把他当做一个认真和值得信任的谈判对手。从这一次的会面来看,试探、相互利用和战略平衡的意味更加明显。
围绕双边关系中最严重的克里米亚和乌克兰问题,双方仍然没有找到妥协的可能性,美欧也刚刚宣布了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而特朗普时期所出台的国家安全报告,也把俄罗斯定位为美国的战略竞争者,尤其是在核武器的能力方面。这种结构性的矛盾是难以在短时间之内解决的。
从这点来看,这一次双方的见面更多是一种试探,试探双方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能否找到合作的空间和可能。特朗普之前表示俄罗斯应该重返七国集团,就暗示了这一意向。而中东问题,半岛问题等许多地区热点的问题都离不开俄罗斯的合作。而普京也刚刚开始新的任期,在各方面都比较自信。他欣然接受与特朗普会面,并试探缓和制裁的可能性。
而这次见面最大的意义,还是在战略层面。早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就指出美国犯了战略性的错误。他认为美国不应该因为乌克兰而恶化与俄罗斯的关系,而应该和俄罗斯结成同盟,平衡欧亚大陆的战略态势,以应对美国真正的敌人。美俄首脑的这次会面,其战略上的平衡意味也是显然易见的。
短期以内,美俄关系的恶化局面应该会进一步延续。但从长期角度考虑,我们需要防犯的是美俄的走进,防止这个大三角关系出现新的倾斜。
7月16日,特朗普和普京将会在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会面,会面的形式将是先“密秘”会谈,然后再正式会谈,也就是和“特金会”的形式一样,两个人单独,只带翻译见面,然后再举行公开见面。这种形式已经在欧洲盟友中引起轩然大波和愤怒,欧洲弥漫一股行将就木,世界未日的感觉。普京大帝从未象今天这样令它们心怀忌殚,英国,波兰,波罗地海三国忧心重重,而德,法似乎比较轻松。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特普会是要认真解决一点问题的,不会是好看不中用的纯形式,无论如何,哪怕一点点突破,对普京来说,只有收获,没有损失。既然是“特金会”模式,也可能就是半岛方式:首先双方缓解紧张局势,同步进行。北约和俄罗斯在乌克兰方向双方停止军事演习。然后,美国停止某些对俄的制裁,一但美国停止了对俄制裁,欧盟就不得不同样行动。
美俄的笫二个方向是中东问题,中东问题有三个重点:①是伊朗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结局将不是制裁伊朗,而是伊朗从叙利亚的撤军问题,但,伊朗的撒军会和其它外国军队撤军挂钩,不会马上行动,但会达成协议。②是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建大使馆问题,这可能变成一个有弹性的问题,尽管有联合国242号与338决议,但,如今的俄罗斯并不等于前苏联,以目前的情况和俄以关系,只要价格合适,俄罗斯还是会与美国做一笔交易的。③叙利亚问题,叙利亚将维持现有局面,分裂长期共存。承认现实是政治家的基本逻辑,就象克里米亚一样,特朗普早已在G7峰会上承认是俄罗斯的了。
美俄讨论的第三个方向是经济问题,不是经济问题不重要,而确实是俄罗斯在世界经济领域,除了石油,其它无足轻重。特朗普会邀请普京重回“富人俱乐部”G8,普京也会为了与美有接触机会而欣然同意。但,两人的重点应该是在石油生产的协调问题上,特朗普能掌握了欧佩克,俄罗斯能掌握了伊朗,如果沒其它方面异议的话,这个交易可能达成。只是欧盟国家有可能在油价上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美,俄不可能完全成为战略伙伴或在各个方面达成协议。但,在石油问题上一定会达成默契。因为高油价是俄罗斯梦想,也是特朗普的追求。未来的石油世界会有动荡,动中有稳,有固定石油管线的将会在稳中获利。一次会见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能在这上面达成意向就不简单了。世界的局势也不会大起大落,所有的变化都会在我们意识到的那一刻慢慢进行。
谢邀。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和美国白宫均证实,7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会晤。可以预见,特朗普与普京的会面,可能会解决很多的具体问题,如叙利亚问题、伊核问题等等。不过,涉及到克里米亚问题、北约东扩等问题上,双方根本不可能达成一致,两国关系也无法改善。
普京与特朗普
1.普京与特朗普的会面可能会解决很多具体问题。叙利亚政府军在德拉省进展顺利,反政府武装纷纷投诚。收复德拉省以后,叙利亚阿萨德政权面对的就是伊德利卜省的叙利亚自由军与幼发拉底河以东的叙利亚民主军,两者都有美国人的支持。叙利亚内战结束以后的势力范围到底如何划分?伊德利卜省的叙利亚自由军能不能保留?幼发拉底河以东5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都被库尔德人组成的叙利亚民主军控制,应不应该吐出一些?这些问题都需要普京与特朗普来商谈,保证两国各自在叙利亚的利益。除此以外,伊朗问题也非常可能是特朗普与普京会谈的主要内容。即5月8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以后,特朗普又要求所有国家在11月4日之前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不过,特朗普对伊朗石油的“封杀令”不仅遭到了伊朗的反对,土耳其、印度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停止进口伊朗石油,日本、韩国、欧盟也有类似表态。特朗普和伊朗都需要普京做中间人,看如何解决伊朗核问题。
2.普京和特朗普的会面不会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俄罗斯与美国关系不睦,从根本上是美国这个世界霸主对在军事上有能力威胁俄罗斯的打压。从具体原因上来讲,克里米亚问题、北约东扩问题、格鲁吉亚问题等等,这些都不是特朗普能够未经国会批准,能够与普京达成协议的。美国与俄罗斯改善关系,首先就是美国要停止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但是!俄罗斯不将克里米亚退给乌克兰,美国根本不可能停止对俄罗斯经济制裁!俄罗斯不可能放弃克里米亚,美国也就不可能停止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两国关系可能改善吗?
所以,“普特会”有助于中东和平,却无助于改善美俄关系。
7月16日特普会终于要召开,这两位老兄会面吸引了全球目光。
首先,两国不太可能达成实质性突破。必须先定义下实质性突破。我认为当前美俄关系在若干问题上如果取得突破算得上实质性突破,一是美国取消对俄罗斯制裁,二是北约停止东扩,三是美国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和援助。
遗憾的是,在这三个问题上,美国都不可能轻易放手。
其次,特朗普当然能够顶住国内“反俄”的压力。如果顶不住,那特朗普肯定早就直接点名批评普京,这次峰会也就不可能发生了。
美国国内主要的“反俄”力量鱼龙混杂,并不齐整。有的是真心“反俄”、“仇俄”,不能接受所谓俄罗斯“干涉选举”的事情。还有一些人并不一定是反俄,而是利用俄罗斯相关的议题“反特”,把俄罗斯当作搞臭特朗普的有力抓手。
谢谢邀请,不得不说,7月16日的普特会应该是在7月15日世界杯决赛之后,世界流量的再一次狂欢,作为国际新闻从业者,七月像是一个暴走的节日。
特朗普在6月至今,可以说给自己刷足了存在感和流量,可能许多平常只是偶尔关注国际新闻的看官们,都已经对特朗普的折腾开始熟悉起来,七师弟帮大家数数特朗普这一个月:
1、特朗普强硬对待与欧洲贸易战问题,导致自己G7峰会没朋友,且法国总统马克龙带头狂怼特朗普,媒体炒作美欧关系陷入历史最混乱与危险时期。
2、特朗普在新加坡进行历史性会晤,此后特朗普自己的拥簇为特朗普四处奔走讨要诺贝尔和平奖。
3、特朗普的白宫高官放话,要求各国在11月4日之前,停止向伊朗购买石油,并同时将增产红利派发给沙特,引发能源圈与中东圈再次舆论大地震。
4、特朗普的政治盟友对外放话,将伊朗的政权更迭设置为最新外事目标。